宮殿介紹 > 神尊介紹 |
五年千歲探源 十二王爺護佑眾生 馬鳴山鎮安宮十二王爺,每尊造型各有不同,各司所職,各顯神威,十方信眾可依個人所需,祈求各司王爺於士農工商大展鴻圖、闔家平安健康。
|
神尊類別: |
![]() |
張千歲
|
徐千歲
|
侯千歲
|
耿千歲
|
吳千歲
|
何千歲
|
薛千歲
|
封千歲
|
趙千歲
|
譚千歲
|
盧千歲
|
羅千歲
|
馬僮將軍與馬爺
|
李府千歲
|
朱府千歲
|
池府千歲
|
中壇元帥
|
丁府八千歲
|
邢府千歲
|
金府千歲
|
觀世音菩薩 根據《觀世音菩薩本行經》記載,認為祂是妙莊王的三女兒,名妙善。至出嫁年齡,出家為尼。妙莊王因此將其趕出王宮。後來妙莊王身患頑疾,危在旦夕,求救於一老僧,老僧診斷後認為只有以親生女兒的手眼配藥才能醫治。妙莊王只得求救於自己的大女兒和二女兒,然二女堅決不允。無耐老僧只得告知香山有位仙長,道法高深,興許能夠救癒。妙莊王來到香山,找到香山仙長,卻大吃一驚,原來仙長為自己三女兒,但此時已修成至道。女兒知道父親來意後,二話不說,當即割斷手臂挖掉雙眼奉給妙莊王。妙莊王心裡十分難過,遂祈求於神明,使女兒再生手眼,結果神靈有眼,女兒果然長出了一千隻眼和一千雙手。妙莊王十分感動,令人在香山修建寺廟,專門祀奉妙善,並稱之為「觀音」。
|
司隸境主(左方) 又稱統境主,是地方行政神祇,類似佛教伽藍神與道教城隍神。而道教廟宇的轄區或是無城池的市街、部落之守護神,稱為境主。
|
福德正神(右方) 稱謂包括 伯公、大伯公、福德正神、福德老爺、土地公公、土地伯公、福德公、土地公、土地爺、福德、土公、土地、土伯、土正、社神、社公、社官等。琉球稱為土帝君。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,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。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,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;在1949年及其以前,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,現代多屬於祈福、求財、保平安、保農業收成之意。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,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。
|
三官大帝 民間最普遍的說法,認為天官大帝為堯,地官大帝為舜,水官大帝為禹三位賢君。
|
四大天君 馬天君、殷天君、趙天君、王天君 為玉皇上帝殿前護駕
|
南斗星君(左方) 南斗星位在南方,為六星組成,行似斗,故名南斗,職司福祿六星各為:天府、天同、天樞、天機、天相、天梁。南斗星位居离宮,降神於人,名之為魂,其主要職責為司理陽宮,帝御火帝,因此有「南斗火宮除毒害,北斗火神滅兇災」的說法。
|
北斗星君(右方) 與南斗星君並稱,是道教中重要的天神,掌管北斗七星。據說,北斗星君能夠決定人的死期,俗話說:「南斗註生,北斗註死。」
|
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俗稱「天」、「天公」、「上天」、「蒼天」、「老天」、「老天爺」等。《玉皇經》講述玉皇遠古時期「捨身堵北缺,代存萬眾生」的故事。玉皇大帝是神界皇帝、天庭之元首;在道教神系中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之一,地位僅次於三清,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,統轄宇宙眾神,常與四御之神並論。
|
太陽星君(左方) 調陽至聖
|
太陰星君(右方) 廣寒至聖 |
取材自 http://www.royal-lords.org.tw/about/arts.php